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时间:2023-03-19 00:22:46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集锦15篇)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集锦15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海上钢琴师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1

终于都看了这部电影。电影有为人增加烦恼和减轻烦恼之分。而这确实是一部令我烦恼,令我思考了很多令人烦恼的问题的电影。

海上钢琴师1900没有出生证明,不知道亲生父母是谁,也许他本不属于这个世界,他是一只落入凡间的天使。他有最清澈的眼神,最清澈的琴音,最清澈的心。1900的一生大概注定在弗吉尼亚号上度过,现实世界注定容不下这份如此彻底的清澈!随着炸药爆炸的一声巨响,本世界最伟大的钢琴师结束了他的一生,不,他只是回家罢了,除了这个纯真得像孩子一样的人以外,还有谁能乐呵呵地想象自己在天堂里用两只右臂弹琴的景象呢?

曾经认为1900的不肯下船是一种软弱和对现实世界的恐惧,然而,其实这是一种对艺术的纯洁性的坚持。1900对名利的不屑达到了一种极端的程度,他从不为虚名弹奏哪怕一个音符。其实他都知道,站在楼梯上的那刻,他看不到自己的音乐的存在,他知道一旦离开了这条船,他就再也不是那个天真烂漫的1900,他就再也弹不出那直面灵魂的琴音了!

诚然,对纯真的坚持是一种高贵的品质,然而这极端的浪漫主义只能是一幕悲剧。那份倔强的清高,那颗不肯向世俗低头的心,在这个世界里只会落得一个不知好歹的 ……此处隐藏15847个字……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在哪里?我能看到吗?……我之所以走了一半停了下来,不是因为我所能见,而是我所不能见……”1900看不到陆地的尽头,而只有钢琴,他能触摸到有限的琴键。城市没有尽头,其实,没有尽头的是人心。

给我震撼的不是1900演奏的高超技艺,是他那带着思索的神情。他沉默寡言,总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听着,那些属于别人的喧哗、别人的起舞、别人的快乐、别人的忧伤。但是,他的旁观者姿态却将人们都看得仔仔细细,他懂得解读那个***绝望的眼泪,那个小伙装扮上流人物的紧张,那个谋杀亲夫的贵妇的奸恶惊慌……他身处的世界窄得可怜,只有海只有天,但是,他什么都明了,在他手指间所表达的,就已经是人类最宽大的内心世界。

随手拈来的钢琴艺术,与其说无师自通,不如说和是失聪的贝多芬一样,泯灭了技巧的培训,丢开了规矩的羁绊,奏响生命,震撼灵魂。一个没人收留的弃婴,不会有人教他文化,他不知道艺术的概念;一个被爱收留的弃婴,有一双大手的温存,他知道生命的沉沦。我们不能用坚持艺术理想坚持个人追求这样的俗世概念来衡量一个深深眷恋着过早遗失了温存的孩子,这双曾经用来举着书读给丹尼爸爸听的小手,从丹尼海葬的那一刻起,就敲击着琴键唱响了孤独的灵魂,就在琴键上开始了不停的追寻。直到他确认,他们再也不用离分!

罗丹说过:“艺术家只要写出所看到的就行了,不必多全求。”《海上钢琴师》的导演写出了1900的“看不到尽头”,只看到了与人肉体的近距离。但是,对于他那般的灵魂的纯洁,距离我们太遥远,我们只能在这展现的画面中感到一点沉重,一点无奈,我们不能像1900那般一生没有踏上陆地,我们的灵魂只能托付在 “城市”栖居。所以,我们高高仰着脖子,看着那些灵魂的追问,留下一地思考的影子。

《海上钢琴师观后感(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