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夏牧场说课稿

时间:2024-02-18 20:12:19
美丽的夏牧场说课稿

美丽的夏牧场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丽的夏牧场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美丽的夏牧场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美丽的草原》中的歌曲——《美丽的夏牧场》。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领悟课标,把握重点──说教材

本单元主要是草原的主题,是绿色、生命的象征。草原上分布着我国很多的少数民族,并且有成群的牛、羊、马,也有美丽的传说和音乐。《美丽的夏牧场》是一首一段体歌曲,它运用民歌旋律发展中最俭朴的手法,将第1、2乐句多次反复构成全曲。歌中唱的夏牧场在天山山麓之南,恰布河横穿其间,那里有很多牧草肥沃的牧场,牧民以哈萨克族为多,因此歌中赞美为“这是哈萨克放牧的好地方”。

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美丽草原的向往和美好的遐想,此曲虽然是单部曲式,但全曲音域不宽只有六度,由于使用了民族创作手法,虽多次反复却不让人觉得罗嗦。乐段曲式如下:A+ B + A +B+C+B

我根据五年级学生比中、低年级更有个性,音乐学习性也较强的特点,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一下目标: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模仿、听、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2、知识与技能:能用轻快、柔和的声音演唱和表现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感受草原人民的质朴和热情,使学生喜爱少数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并同时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教学重难点:

1、附点音符节奏的演唱。

2、用优美、抒情、轻松、自豪的感情演唱歌

根据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二)、参与活动丰富体验──说过程

下面我把教学过程、教法、学法融合起来从5个方面进行说课。1、导课,2、感受与鉴赏,3、变现,4、创造,5、音乐与相关文化。

一、导入:

根据学生的发展,我设计了教师演唱《掀起你的盖头来》歌曲,提问导入“是哪个地方的歌曲”,从而引出天山。(激发兴趣,潜移默化地接受与本课相关的文化)

二、感受和鉴赏:

顺着孩子的好奇心,给孩子们播放《美丽的夏牧场》,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音乐学习,初听教师提问:“歌曲给你什么感觉。”学生各抒己见。由于音乐具有不确定性,每个学生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在此环节采用了启发开放式教学法。从歌曲的速度、旋律、力度上引导孩子有一个正确的音乐审美。

在了解歌曲情感的基础上,教师提问:“你知道歌曲唱的是什么地方吗?仔细的听一听。”从而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歌曲内容。根据五年级学生已有的音乐学习能力,我采用自主探索法,让学生通过歌曲描绘,自己仿佛看到的环境和景象。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情况,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学生带到了美丽旖旎的天山,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美丽的夏牧场》,让学生视听结合,感受到情绪的熏陶和歌曲的感染。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音乐情景,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这样采用主体参与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感受,美丽旖旎的天山。

  三、表现:

此时的孩子们已经跃跃欲试,从学生的个性、立场出发,教师把自己也当成音乐学习的参与者,将自己和学生置身在美丽的天山,号召孩子们:“让我们也加入他们的队伍,唱一唱吧”学生开始初唱歌曲。

作为教师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而教师的教法实际上是对学生学法的渗透与指导。在孩子们积极学习和演唱中,我运用启发、模仿、对比教学法,让学生找到有位置、共鸣(教师范唱两种)的声音并加以运用。此时教师的伴奏采用的是,以主旋律为主的简单肢体伴奏。

在整个歌唱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平等、民主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在模仿和对比、对唱的教学法中,让学生在无形的`潜移默化中学会前附点音符的演唱,在演唱过程中教师加以指挥,解决了歌曲中的难点。

根据五年级学生已有的音乐学习能力,从学生的个性、立场、经验出发,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我们来听一听合唱团的同学们是怎么唱的?”采用自主探索法:让学生观看中央合唱团演唱的《美丽的夏牧场》的视频。让学生自己探索合唱团的节奏、速度、力度、音色、情感,能达到用轻快、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此时教师的伴奏由原来带主旋律,改为纯伴奏,目的也是烘托歌曲氛围。

四、创造:

通过合唱团的演唱让孩子们感受合唱的方式。此时教师提问:“你们还知道其他的演唱形式吗?”引发孩子们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来创造演唱形式。(对、领、独、齐,不足之处教师补充)

  五、音乐与相关文化:

此环节为拓展环节,让孩子们的知识不单单,只是停留在哈萨克族。“我们美丽的祖国有56个少数民族,56个民族56朵花,我们生活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温暖、幸福、快乐。通过学习天山脚下的哈萨克族音乐,也让孩子了解到天山脚下其他民族的音乐歌曲。”(比如到回族、蒙古族、塔吉克族、卫拉特族歌曲)

总之,本课力求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鉴赏——发现美、体会——感受美、展示——表现美、拓展——创造美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学会用轻快、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并拓展不同民族的音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本课的音乐教学中,努力让学生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此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程序做适当的调整,让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以上是我对《美丽的夏牧场》的说课,不适宜的地方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美丽的夏牧场说课稿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音乐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美丽的草原》中的歌曲——《美丽的夏牧场》。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作简要的说明。

一、领悟课标,把握重点──说教材

音乐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和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按照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审美认知规律,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作,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本课在小学音乐全册民族音乐文化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每学年教材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都有安排民族音乐内容的单元。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增进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感情。五年级的民族单元是——《美丽的草原》是更深层次的递进,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多民族音乐文化。《美丽的夏牧场》是一段体式歌曲,运用民歌旋律发展中最简朴的手法,将第1、2乐句多次反复构成全曲,音域不宽只有六度,由于使用了民族创作手法,虽多次反复却不让人觉得罗嗦。乐段图式如下:

我根据五年级学生比中、低年级更有个性,音乐学习的差异性也更明显的特点,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情的把握,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进一步复习、巩固1=G的五线谱音位。

2、感受草原音乐。

3、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是:

1、进一步复习、巩固1=G的五线谱音位。

2、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并能用轻快、柔和的声音演唱和表现歌曲。

认知目标是:初步认知“草原音调”(主要指***的)。

情感态度目标是: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使学生喜爱少数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教学重点是:能用轻快、柔和的声音演唱和表现歌曲《美丽的夏牧场》,并唱出歌曲的意境。

教学难点是:1、复习、巩固1=G的五线谱音位。能自己视唱1=G的歌谱。

2、能找出曲中旋律相同的乐句,并设计其他演唱形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

二、彰显主体 自悟探究──说学法

我认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作为教师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而教师的教法实际上是对学生学法的渗透与指导。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情况,本课运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启发开放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愉快地学习。

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把学生带到了美丽旖旎的天山,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美丽的夏牧场》,让学生视听结合,感受到情绪的熏陶和歌曲的感染。

启发开放式教学法:由于音乐具有不确定性,每个学生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采用了启发开放式教学法。

三、精选教法 激趣乐学──说教法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自己当成是音乐学习的参与者,力求平等、民主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音乐学习,从学生的个性、立场、经验出发,运用他们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来帮助和丰富音乐学习。根据五年级学生已有的音乐学习能力,本课运用了1、自主探索法。2、小组讨论法。3、主体参与法。

自主探索法:通过复习、巩固1=G的五线谱音位,培养学生独立视唱歌谱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在歌曲的难点解决上,通过小组讨论来获得认识。

主体参与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五线谱及歌曲的学习中。

四、参与活动 丰富体验──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2分钟)

在《爱我中华》的音乐声中,教师身穿***服装,学生走进音乐教室。(激发兴趣,潜移默化地接受与本课相关的文化)

二、导入新课(4分钟)

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把学生带到了美丽旖旎的天山,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美丽的夏牧场》,让学生视听结合,感受到情绪的熏陶和歌曲的感染。

师旁白介绍:***以天山为界,分为南疆和北疆,夏牧场在天山山麓之南,恰布河横穿其间,那里有很多牧草肥沃的牧场。牧民们愉快地放牧,阿肯在弹唱,瞧:蓝天、白云、河流、羊群、冰峰……真是一幅美景。听!远处传来了***姑娘动听的歌声——师范唱《美丽的夏牧场》。(介绍***、介绍夏牧场;教师的范唱给学生亲切、真实的感觉)

三、歌曲教学(32分钟)

1、看歌词、听范唱。听后试问:有何感受?(初步感受歌曲主题内容)

2、读歌词,品意味。(歌曲的美是旋律美和语言美的有机结合)

3、复习1=G的五线谱音位。(巩固复习,加深印象)

这首歌使用1=G的调,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已初步接触过,现在让我们把本歌所使用的六个音在五线谱上表示出来:

请记住la、d、i都在线上,si1、re、fa在间上(学生随琴声轻唱这一音列,先从la1唱到fa,再从fa唱到la1)。

4、听伴奏,唱旋律。(先用la哼唱,了解乐曲结构,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5、自由识谱,教师巡视。这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巡视时学生可以提出困难,(师找出共有的难点)问:你想用什么办法解决?(局部教唱,反复练习,同伴互助、聆听录音)增强学生自学的能力。

6、听伴奏,唱歌谱(鼓励唱准歌谱,有困难的可继续模唱,允许学生学习差异性的存在)

7、听范唱,唱歌词

(你要怎样表现这首歌曲?邀请有特长的学生“示范性”演唱。既可促优又能增强全体学生音乐学习的信心)

8、齐唱至熟练。(完成本课的教学重点)

9、教师指导演唱:指导用轻快、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10.完成书本第20页的作业:为歌曲设计演唱方式。

(1)欣赏合唱歌曲《美丽的夏牧场》,感受齐唱与合唱不同的效果。

(2)请同学们思考在没有合唱的情况下,如何巧妙地设计、安排各种演唱形式,将这首歌曲唱得更动听(可采用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

(3)学生试唱各种方案,大多认为较为理想的是“层层推进”式,即前四小节领唱,中间四小节由男声或女声齐唱,最后四小节为男女声齐唱。但是,也可以“逆向思维”,即前四小节由男声或女声齐唱,中间四小节领唱,最后四小节齐唱。不搞“标准答案”,给学生以充分创造的余地。

四、课堂小结、结束课业。(2分钟)

我们美丽的祖国有56个少数民族,56个民族56朵花,我们生活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温暖、幸福、快乐。让我们齐唱《美丽的夏牧场》来结束这堂音乐课吧!

总之,本课力求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学会歌曲《美丽的夏牧场》,并能达到用轻快、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我在本课的音乐教学中,努力让学生获得尊重、关怀、友善、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此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程序做适当的调整,让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让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

《美丽的夏牧场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